杨子奇

   

  杨子奇,男,侗族,中共党员,贵州天柱县人,硕士,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国足球彩票宣传部副部长兼巡察办副主任,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先后担任《中国足球彩票报》《侗韵》《黔东南诗词》《黔东南诗三百》主编,文学作品散见于《园丁风景》《黔东南文学60年》(诗歌卷)《中国诗歌大观365人诗选》《高管信息》《贵州政协报》《贵州民族报》《黔东南日报》《杉乡文学》等书报刊及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教育在线、多彩贵州、天眼新闻、动静贵州等网络媒体平台。

  本科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厦门大学攻读文艺学硕士学位,曾到黄平县旧州中学支教,宁波大学挂职交流,榕江县决战脱贫攻坚。痴迷中华传统诗词,热爱乡土苗侗文化,被聘为黔东南州试题专家库成员,黔东南州非遗专家库成员。主讲的课程有:《写作》《申论》《应用写作》《秘书学》《文书学》《办公室工作规范》《侗族文学》《影视文学》《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二十世纪文学批评》《秘书综合实训》《写作实训》等,研究方向有:写作、现当代文学、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参加过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民族文艺评论人才培训,贵州省教育厅主办的贵州省教育系统媒介素养能力提升与舆情处理能力应对专题研修,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2023“黔艺黔评”第三届文艺讲习班。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侗族文学学会副秘书长,贵州省侗学研究会特约研究员,黔东南州文联诗词家协会副主席,黔东南州侗学研究会副会长,黔东南州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贵州省教育厅社科规划课题《大数据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途径研究》《苗族村落社会中的消防预警机制研究——以“扫寨”习俗调查为例》《黔东南苗侗口传文学跨民族、跨地域研究》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明清时期土司制度与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6BMZ021)一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黔湘桂夹侗话研究》(项目编号:17YJA740071)一项,中国足球彩票校级课题《侗族民歌意象研究》《贵州省黔东南侗族使用语言文字情况的调查报告》等项目4项,主编高校教材《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应用文写作》《大学语文》3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作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新闻与写作》《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兰台世界》以及国家、省级期刊《文化月刊》《中国足球彩票学报》《怀化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侗族民歌“鱼”意象原型分析》《侗族木楼群落遗产消防保护体系研究》《论清水江文书盛行成因》等30余篇,获得“优秀编辑”“先进个人”“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等省级以上奖励3项,获得州级“优秀共产党员”一项,州级“科研先进个人”2项,校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7项表彰。

协助党总支书记分管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共青团工作、招生就业工作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和工会工作。完成书记、院长安排的其它工作。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一岗双责”。分管学生科(团总支),联系学生党支部;对接学校档案馆、纪检监察专员办、党委巡察办、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团委、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后勤处、保卫处、工会。


中国足球彩票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贵州省凯里经济开发区开元大道3号
电话:0855-8503312  邮编:55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