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分院简介

音乐与舞蹈学院概况

音正立德 乐成树人

 

音乐与舞蹈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81年的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科时期,2006年与贵州师范大学大学联合办学招生本科生,2007年开始独立招收本科生;2012年从艺术学院拆分,成立音乐学院;2016年更名为音乐与舞蹈学院,是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贵州省十三五硕士点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现有综合教学楼2栋,面积10000余平方米;建有音乐厅、音乐舞蹈综合排练厅、录音棚、数码钢琴室、舞蹈表演实训室、苗侗歌舞实训室、视听室、合唱训练室、管乐合奏室1间、民乐合奏室1间等各类专业实训设施总值约1000余万元。

学院坚持“三性一型”(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设有民族音乐舞蹈教研室等8个教研室和1个实验实训中心。现有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3个本科和1个音乐教育专科专业。其中,“音乐与舞蹈学”系校级重点学科、一流学科,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音乐学”系校级一流专业、省级一流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系校级转型发展专业。现有“金课”(一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范式教学改革课程1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

学院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5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8人;博士2人、硕士26人,在读博士11人。有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州管专家1人、州级拔尖人才2人、省级重点支持学科带头人1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10余人。学院面向贵州、山东、湖南、广西、江西等省市招生,现有在校学生991人。

学院立足于地方,以研究、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为己任,获批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研培基地,建有贵州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实训实践创新、创业培训中心。近年来,以苗侗民族文化研究、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等为重点,获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贵州省艺术科学规划、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贵州省教育厅等类别科研项目立项建设40余项,出版著作、教材20余部,发表北大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

学院扎根于地方,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黔东南州演艺集团、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施秉县教育和科技局等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实训合作基地,将学生的专业实习、艺术采风与教育实习有机结合,持续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与专业技能水平。在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国舞蹈“荷花奖”、新加坡世界“金狮奖”、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合唱节、第三届中国民歌合唱节大赛、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各类重大赛事中获得多项大奖。

学院服务于地方,建有阿仰欣合唱团(苗歌)、嘎能朗合唱团(侗歌)、民乐团、管乐团、芦笙队等艺术团体。近年来,参与地方大型演出活动1000余场,获国家级奖励30余项,省部级奖励40余项,地州级奖励200余项。其中,参演的大型民族管弦乐苗族歌舞剧《仰阿莎》获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大型舞剧《银秀》、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等进入国家大剧院展演;参加了2011年、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出;2014—2017年连续四年来受邀赴日本参加中国节旅游文化推介活动,多次代表省、州出访法国、德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受到了各级领导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

四十余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四千余名优秀毕业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中小学教师,成为州内外基础音乐教育、音乐文化传播等领域的中坚力量。展望未来,学院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内涵发展,积极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力争建设成为贵州省地方一流、特色鲜明的音乐与舞蹈学院。

(编审:潘晓芬 编辑:谭亮亮)



地址:贵州省凯里经济开发区开元大道3号 | 邮编:556011 | 联系电话:0855-8503792
院长信箱:2576059525@qq.com 书记信箱:wzp_95521299@163.com
版权所有 中国足球彩票音乐与舞蹈学院